close

近幾年來中日建築設計在熱絡的交流下

一般大眾對於日本建築雙雄安藤忠雄與伊東豐雄皆不陌生

坊間幾乎隨手可得過去大師們的經典之作

 

在這些偉大建築工程的幕後

其實是由許多傑出的人才所共同努力所得來的結晶

當然建築師是擔任最重要統籌的核心靈魂人物

建築師是整合各個領域的主要角色

其中可能包含結構技師、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社會學家等

以下分享本建築案例幕後主要的靈魂核心人物 -

 

建築結構大師 Cecil Balmond – 瑟希爾包曼


Cecil Balmond目前為全球最火紅的結構設計師,現在英國倫敦創立Arup AGU,事務所內包含了建築師、科學家、藝術家、數學家等,致力於建築結構中的動態穩定與新型式的探索。

 

 


基地是位在倫敦肯辛頓公園中

短暫的出現三個月

是屬於臨時性的公共建築

這期間白天用來作為咖啡館,傍晚則是演講與舉辦宴會的空間

雖然是非常小的臨時性建築

但它動態的建築語彙不經讓人驚艷及震撼

或許會有許多人誤以為這只是在一個方盒上開鑿出許多的三角形孔穴

其實真正蘊藏於背後的設計方法

包含了數學幾何、建築技術、構造材料等三種不同層次的學問與意義

是依據某種規則所分割出來的線的集合

所以在這小小的涼亭

你是看不到柱及樑或是樓板、牆

而是以Steel Flat Bar (鋼板條)組成整體的框架


 

白天作為咖啡館時,室內任何一角落都可接受到自然採光,部份通透開放的切割區,讓空氣能自然的流通,建築內外設計一氣呵成,內部不需要再有任何多餘的裝飾與人造光源的修飾。

 

白天外觀立面

 

傍晚外觀。

 

在這作品中可以強烈的感受到

Cecil Balmond 以數學的演算法來創造空間的幾何性及可能性

這些看似隨機但具有複雜性動態的結構系統

是建構在簡單反覆的數學規則下

利用固定的旋轉角度來控制點的移動

將所切割出來的線無線延伸擴展至全體

以結構穩定原理讓建築結構本體應力網格化

讓看似一個不穩定的結構物仍取得平衡的狀態

 

上圖為本案的設計概念,在既定的方格範圍內,以一固定角度再畫一個方形,如此以相同的方法繼續擴展方形數量,將此所得到之切割線延伸出天花邊線產生四個面向的牆體,已達建築結構性上的平衡。

 

 

旋轉變型概念平面後,以電腦輔助計算分析建築結構應力平衡,運用此資訊與建築師探討不須包覆的切割面。

 

將既定規則的幾何圖作適切的旋轉變形

最後再與建築師構通討論修正所有切割面細部

這一切的細節就是本案之所以迷人的地方

或許當時會有路過的行人會以批判的角度

認為這不過又是一個驕傲的建築人在自娛的成品

但當了解到建築師、結構師實踐出那前所未有的構造系統

不禁會讓人感到敬佩與尊敬

 

2002 Serpentine Gallery-Pavilion的施工現況,鋁板構件在工廠預鑄後現場組裝。

 

圖片出處: 伊東豐雄的建築冒險

                   2006 A +U 11月特刊 Cecil Balmond

                   The New York Times

                   建築人手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N 的頭像
    JUN

    家易室內裝修(設計、施工)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